8月16日上午,阜宁县民政局、三灶镇联合盐城盐粒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探寻古迹记忆,传承文化根脉”暑期儿童研学活动。30名儿童沿着丰赐墩、古井、双岗村的地名足迹,在实景观察中解码历史,在互动体验中触摸文化。
丰赐墩:一墩藏史,地名里的生存智慧
丰赐亭下的楹联“到此范堤留句号,添其景点作音符”,成了孩子们解码地名的第一把钥匙。“‘丰赐’就是希望五谷丰登吧?”孩子们盯着土墩上的石刻大字猜测。儿童督导员王军军笑着点头,随即揭开这座土墩的“三重身份”:它是范公堤终点的地理坐标,是唐代抵御海啸的“救命墩”,更是宋代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祖先为何把墩建在沙堤上?”站在墩顶眺望,孩子们在讲解中找到答案:古沙堤的天然高地,既能躲避海潮侵袭,又便于瞭望敌情,狼烟升起时30里内军民皆可警戒。当“夜放空斗得粮、借物必还”的传说响起,“借物不还会失去什么?”的提问引发热议,孩子们在讨论中懂得:丰赐墩的地名里,不仅有抗灾御敌的智慧,更有诚信传家的美德。
古井边:一井映世,地名里的生活印记
从丰赐墩下行数里,唐代古井的砖石上布满深浅不一的绳痕,像时光刻下的密码。“这些凹槽是井绳磨出来的!”孩子们围拢过来,小手指轻抚过比手掌还深的沟壑。此时恰逢一位老人提着陶罐来打水,桶底撞击水面的声响清脆悠长,“我爷爷小时候就来这挑水,这水烧开了没水垢。”家住附近的小雨骄傲地介绍。“为什么井要建在村子中间?”工作人员的提问,引发孩子们的思考。“离得近,大家打水方便!”朴素的答案里,藏着古人“逐水而居”的生存逻辑。阳光下,井水倒映着孩子们的笑脸,也倒映着千年未变的生活图景——这口至今仍在使用的古井,让孩子们明白:地名的温度,就藏在与日常烟火的紧密联结里。“这口井刚刚被评为盐城市第四批地名文化遗产。”县民政局戴永红科长的介绍,点燃了孩子们的家乡自豪感与归属感。
界桩课:一桩承志,地名里的守护传承
在民政综合服务站,孩子们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学习时光。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展示界桩的样式与意义,还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需要用界桩划分区域?”孩子们从地理、历史等多个角度畅所欲言,对界桩有了清晰的认识。随后,孩子们聆听了界桩区域发生的徐凤兰、陈明柏两位英烈故事。
非遗漆扇制作环节,孩子们将界桩、丰赐墩、古井都画在扇面上。11岁的小宇在烽火台旁添了朵向日葵:“让英雄们看看现在的好日子。”扇面扬起时,风里仿佛带着地名的气息。一个孩子指着地图说:“这些地名都在讲守护的故事呢。”
这场“阜小宁?童守护”研学活动,让地名从地图上的静态符号,变成了可触摸、可感知、可传承的文化生命体。阜宁县民政局以地名文化为纽带,串联起历史古迹、民俗传说与红色记忆,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认识家乡的生动课堂,更通过“研学+体验”的创新模式,让地名中蕴含的生存智慧、生活哲学与精神力量,成为滋养童心的文化养分。
正如阜宁县民政局始终践行的——守护地名,就是守护一方水土的集体记忆;培育孩子对地名的情感,就是为文化根脉注入代际传承的活力。当30双小手握着绘有丰赐墩、古井、界桩的漆扇,当“诚信”“守护”“传承”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研学活动的落幕,更是阜宁大地文化生命力的延续:那些刻在地名里的故事,终将通过一代代人的讲述与践行,成为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我已经感受到了父老乡亲的热情,会加倍努力,以更好的成绩回馈家乡的厚爱。”8月16日下午,在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家中,面对前来慰问的家乡领导,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冠军郑九源说。 当天,慰问组一行...
一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棉花制玩偶娃娃,每年能撑起百亿市场,这背后的经济价值不仅来自产品本身,更是IP或原型赋予产品的神奇“魔法”。 本是舶来品的棉花娃娃起源于韩国饭圈,为支持自己的偶像,粉丝们为偶像...
近日,在临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生产车间内,宽敞明亮的空间里,一台台大型生产设备已顺利入驻,企业生产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家企业还因建设资金短缺而一筹莫展。 今年以来,...
8月19日清晨,南京中大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片静谧。“00后”医学生陈诚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鲜红的血液缓缓流过体外循环设备——这位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研一、正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者,...
据北交所网站显示,北交所决定终止对湖北楚大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审核。 北交所于2024年6月26日受理了楚大智能提交的公开发行相关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