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集中安置点福祥苑的健辉服饰生产车间里,缝纫机声密集作响,工人们正埋头赶单。“看着大家能在新厂里踏实干活、挣钱养家,我就觉得这重建不光是建了个厂子,更是给大家建了个‘稳当的家’。”负责人何华健颇感欣慰。
在去年洪灾中,该企业损失惨重,90台设备和大批生产材料被冲走,直接经济损失超120万元。危急时刻,资兴市委市政府及人社部门及时伸出援手,助力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如今,健辉服饰已在安置点一楼建起270多㎡新厂房,吸纳了30余名安置户就业,其中近30%是残疾人。
州门司镇州门司村的安置户宋晓华在这里收获了一分“稳当”的工作。“之前厂里遭受洪灾,我心里特别慌,没想到新厂房这么快就建起来了,我能接着上班,家里日子稳当多了。”宋晓华介绍,因为他手脚不便行走困难,厂里还特意安排他负责查货、包装、剪线头。
生产车间里的忙碌与宋晓华重拾生计的踏实感,是资兴市全力帮扶受灾群众稳岗就业的缩影。面对灾情带来的就业压力,资兴市人社部门精准施策,以摸底、培训、招聘、帮扶“四维联动”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助力群众端稳“新饭碗”。
为解决灾区劳动力就业问题,资兴市人社局制定出台了《资兴市灾后避险搬迁安置就业创业产业扶持工作十条措施》等文件,对灾区劳动力开展持续就业帮扶,着力提升灾区劳动力就业信心和就业能力,并通过精准服务,建立实名制就业帮扶台账,累计提供2万余次“311”就业服务,推动4707人转移就业、285人成功创业。
为满足灾后重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资兴市定向开展技能培训,开设挖掘机、叉车、无人机等培训班53期,帮助1942名群众掌握新技能。同时,深入重灾乡镇积极组织“情系灾区”专场招聘会27场,提供8000余个岗位,帮助388人实现就业。
资兴市还构建起“车间+项目+公益岗”就业体系,20个就业帮扶车间覆盖所有集中安置点,吸纳960人;47个“以工代赈”项目投入9955万元,带动就地就业3000余人;359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向困难人员倾斜,实现了有就业意愿、有劳动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服务体系,分类实施帮扶,细化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确保每户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劳动力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资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表示。
-->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8月16日上午,阜宁县民政局、三灶镇联合盐城盐粒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探寻古迹记忆,传承文化根脉”暑期儿童研学活动。30名儿童沿着丰赐墩、古井、双岗村的地名足迹,在实景观察中解码历史,在互动体验...
“我已经感受到了父老乡亲的热情,会加倍努力,以更好的成绩回馈家乡的厚爱。”8月16日下午,在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家中,面对前来慰问的家乡领导,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冠军郑九源说。 当天,慰问组一行...
一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棉花制玩偶娃娃,每年能撑起百亿市场,这背后的经济价值不仅来自产品本身,更是IP或原型赋予产品的神奇“魔法”。 本是舶来品的棉花娃娃起源于韩国饭圈,为支持自己的偶像,粉丝们为偶像...
近日,在临夏市俊林清真肉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生产车间内,宽敞明亮的空间里,一台台大型生产设备已顺利入驻,企业生产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很难想象,几个月前这家企业还因建设资金短缺而一筹莫展。 今年以来,...
8月19日清晨,南京中大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一片静谧。“00后”医学生陈诚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鲜红的血液缓缓流过体外循环设备——这位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研一、正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