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春运”二字首次出现在媒体上。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开始在春运汇聚,春运真正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当时间的脚步来到2025年,春运也发生了新变化。首先就是出行结构的变化。
春运出行结构发生两方面变化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运出行结构上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探亲流仍然是客流主体,但旅游出行比例不断升高;
在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自驾出行占主体地位。
预测数据也显示,今年春运期间自驾出行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
国铁:今年春运铁路客流有三方面变化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春运铁路客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细微变化:
东北方向的客流节前节后都在增长,这主要是跟东北冰雪经济的发展以及即将举办的亚冬会有关;
节中中短途客流大幅度增加,这主要是跟8天超长假期有关,客流主要集中在一些旅游目的地以及气候相对温暖的地方;
节前广东地区的到达客流比往年有明显增长,这反映出部分旅客反向过节正成为一种趋势或习惯。
最长的复兴号:
17辆编组 载客能力加倍
春运新变化还有最长的复兴号。超长车身宛如灵蛇出动,17辆编组的复兴号列车,跑起来十分震撼,全长约439.8米的CR400AF-BS型复兴号智能动车组,绝对是家族中的“巨无霸”,超长编组,载客能力也是加倍,该车型全列定员1347人,是目前载客量最大的复兴号动车组。春运期间,采用该车型运营的G5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始发,开往上海虹桥方向,单程运行4小时37分,最高时速350公里。
平均每50秒就有一趟高铁列车进出站,日均到发旅客突破50万人次,这里就是广州南站。随着春节临近,这座“顶流”超级枢纽,开启通宵营业模式。高峰时段,广州南站有3.8万名旅客同时候车。作为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高铁枢纽站之一,广州南站连接京广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深港高铁和广珠城际铁路,始发列车直达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1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所有城市。
春运期间,还有一座车站爆火出圈。它就是一站跨越两市两县的滑浚站,滑浚站拥有两座站房,南站房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境内,采用木本色斗拱和青铜器元素符号,突出夏商周风格。北站房位于鹤壁市浚县境内,斗拱及整体色调为红色,突出汉唐风格。两座站房“和而不同”,讲述着两座古城的悠久文化和独特气质,也成为高铁沿线的一道亮丽风景。
民航春运从“双流双向”
拓展为“多流多向”
从流向上来看,过去的“双流双向”已拓展为现在的“多流 多向”。以往春运的主题是回老家过年,近些年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比如反向探亲、先团聚再出游等。
此外,春运出行还从国内延伸至境外。一方面春节期间出境游已经成为人们去感受异域风光的选择,另一方面随着扩大免签国家范围等一系列便利来华人员措施的实施,入境游也是今年春运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春运入境机票预订量已同比增长47%,中国年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随着春节出游热度的持续攀升,县城高星酒店成为热门选择。出游软件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翻番,300多元的高性价比豪华酒店备受青睐。特别是安徽歙县、新疆巩留县、浙江缙云县等旅...
中国结、红灯笼、迎春灯饰……当下,各大旅游城市的大街小巷及景区年味渐浓,人们即将迎来春节出游高峰。在除夕正式纳入法定假日、春节申遗成功的双重利好下,人们出游热情空前高涨。无论是北上赏雪,还是南下避寒,...
植物界中存在不少形态卷曲的“内卷”植物,与蛇的蜿蜒身姿相似,比如银边卷叶吊兰、霸王空气凤梨、棉毛香果石蒜、弹簧草……春节将近,在上海植物园就能一睹它们的芳容。 1月25日至2月16日,上海植物园推出...
:1月25日,金地管理宣布成功签约苏州总部产业基地项目咨询服务,为委托方提供产业前期策划。 金地管理依托雄厚的产业基因优势,代建的产业园项目已进入全国五大区域核心城市,实现全国化布局。 截至目前,...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中标利率2%,维持前值不变。操作后,MLF余额为42940亿元。鉴于本月有9950亿元MLF操作...